2018年,天津明大华中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GENSBOX玑瑛青年创新公社),以下简称明大华中。拟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两个方向上支持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
有关具体描述和申报指南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教育部指导下,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包括新工科建设类“唯识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类“高校唯识创新计划”项目的建设。 “唯识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将支持高校在该领域的跨学科建设,促进高校完成以下三项目标: 1、完善本校人工智能专业或人工智能学院的发展规划。 2、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提升人工智能教学教研能力。 3、创设可供高校师生共享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空间。 “高校唯识创新计划”项目将在创新创业领域促进高校完成以下三项目标: 1、完善本校创新创业发展规划,让规划成果惠及全校师生。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教研能力。 3、创设可供高校师生共享的创新创业线上下网络服务平台。 二、项目内容 (一)、唯识人工智能实验室 此次“唯识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拟设立10个项目,与十所高校开展合作。 1、项目将推动高校完善人工智能专业或人工智能学院的发展规划。引导与辅助高校明确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目标与路径。如人工智能创新空间、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人工智能师资培养、人工智能产教融合、人工智能资源投入等方面。 2、项目将推动高校形成教学课程实施方案和师资人才培养计划。促进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学相结合,实现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校内与校外教研与实践的实时融通。 3、项目将推动高校制定唯识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空间建设方案。提供专业的辅导建议帮助师生理清对高校唯识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常态化运营思路,协助师生制定出实验室运营计划。 (二)、高校唯识创新计划 此次“高校唯识创新计划”项目拟设立10个项目,与十所高校开展合作。 1、项目将推动高校制定本校创新创业发展规划。引导与辅助高校明确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目标与路径,明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资源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内容。 2、项目将推动高校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实施方案和产学合作平台建设计划。在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评价标准的研究制定,成果转化的对接设计等方面提供策略指导与支持。 3、项目将推动高校制定创新创业成长社区的建设方案。在空间设计、功能构建、运营规划等方面为高校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三、申报条件 (一)、唯识人工智能实验室 1. 学校有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教师学者团队,计划开展在人工智能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2. 学校有通识性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计划,并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学科建设。 (二)、高校唯识创新计划 1. 学校计划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主题活动。 2. 学校将配备专职老师和项目小组负责创新创业工作。 四、建设要求 (一)、唯识人工智能实验室 1、建议学校制定本校三至五年的人工智能学院或人工智能专业发展规划。规划中应包括组织结构、教学方案、师资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室配套方案,成果转化路径研究,赛事活动的参与计划等内容。 2、建议学校制定本校三年的人工智能学科教研规划。该规划需包含针对一线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提升计划,针对学生的通识型和专业型两类课程的设计方案等。并形成课程大纲、教师授课教案、典型教学案例、习题库、课程实验项目等可共享的资料。 3、建议学校提供人工智能实验室空间,并配套人工智能教育设施设备和运营团队。在硬件空间建设上,应根据人工智能学科特点进行基础功能改造;在硬件设备设施配套上,应具备基本的加工制作设备套件和人工智能实验设备;在空间运营上,应组建师生运维团队,开展常态化的分享交流活动和成果展示活动。 (二)、高校唯识创新计划 1、建议学校制定本校三至五年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规划。该规划应对从在校创新人才培养到校外种子期项目孵化做全流程思考。并设计相关的课程计划、师资培养、空间建设、活动交流、赛事演练等系统化方案。 2、建议学校制定本校三年的创新创业教研规划。该规划要融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形成从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知识到创新创业能力的全方位育人提升课程方案。并形成课程大纲、教师授课教案、典型教学案例、课程实验项目等可共享的教学资料。 3、建议学校配备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空间和运营团队。空间能够满足会议、路演、休闲、活动、沙龙讲座、课程、工作坊等一系列功能,并在此组织建设学生社团和创新创业训练营。 五、支持办法 拟支持十项“高校唯识创新计划”项目,十项“唯识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建设周期均从立项日起为期一年。 1.经费:明大华中拟资助入选的项目每个3万元人民币经费支持。 2.明大华中将为立项项目提供固定联络人员。在项目开展的一年期内,保持双向沟通和交流,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3.在项目结束之际,进行项目评审。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巩固建设成果,并为公开共享建设成果给所有学校做准备。 六、申请办法 1.申报者应填写《2018年天津明大华中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书》。 2.项目申报人须在2018年6月30日前将加盖院系公章的申请书形成PDF格式电子文档(无需提供纸质文档),并发送至:杨滢,电子邮件地址: yangyingself@163.com 。若有任何疑问,请致电: 15010594636 。 3. 明大华中将于2018年7月组织专家进行申报项目评审,并公布入选项目名单。 4. 明大华中将与项目主负责人所在学校签署立项项目协议书。立项项目周期为一年,所有工作在立项项目协议书签署后一年内完成。项目负责人提交结题报告,明大华中将对项目进行验收。
|